首頁>要聞>沸點 沸點
要不要“逃離北上廣”?看看這5個人的故事
5. 北漂讓我明白循規(guī)蹈矩的人生該在何處安放
熊志 來源:中國青年報(2017年03月24日02版)
就像一個巧合,在收拾行李離京的這兩天,人們又開始討論起“逃離北上廣”來。
對成為“北漂”一員這個事實,我至今都感到恍惚。2014年赴京前,北京于我,更像是一種“遠方”。在公共話語里,它是權力和資本的匯聚地,卻也擠滿了辛酸。在一個個抒情的北漂故事里,那種呼之欲出的掙扎,我并沒有想過去擁有它。
因為機緣巧合,還是來了。但從一開始,我就把它設定為鍍金之旅的驛站,不過,隨后的經歷告訴我,這種設定本身就是多余的。即便我想停留,面對以房產證為象征的資本準入門檻,我這種農村出身的年輕人,在殘酷的篩選機制之下,早晚也會被淘汰出局。所以,離開反而變成了一件輕松的事——丟掉“成為北京人”的念想后,來和去,沒有了任何包袱。
當然,我理解那些想要在此扎根的“北漂”者。成為北京人,或者說成為一個有北京房產的外省人,其背后,是北京機遇之城的事實。這里有擁堵的交通,擁擠的地鐵,以及全國前列的霧霾指數(shù),但與此同時,這里也有最繁華的CBD,最龐大的創(chuàng)客群體,最成熟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產業(yè),最齊全的娛樂設施。你向往它的好,但不要忘了,它的不好,同樣是活力的象征。而且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,北京還將是頂尖的一線城市,它依然是那些外來者的夢想孵化器。
不過,我想提醒“北漂”者,一個無比殘酷的事實是,這種孵化夢想的程序,是以10年左右為周期存在的。因為對于沒有本地戶口的外省人而言,在北京,人生同樣如小城鎮(zhèn)那樣,可以一眼望到頭。在10年周期里,從畢業(yè)到事業(yè)有成,結婚生子,只要你逃避不了這種常規(guī)化的人生設定,那么就像我的前同事們一樣,苦惱會接踵而至:你將為子女的就學發(fā)愁,為在北京購置房產而發(fā)愁,為搖不到車牌號而發(fā)愁……
我特別贊同專欄作者劉遠舉的看法,北京是冒險家的樂園。的確,放眼世界,在任何一個繁華之都,過世俗安穩(wěn)的日子,幾乎都不可能。北京的城市結構里,資源都極具流動性,就好像在房價飛漲的時刻,人們看房、買房的時間被大大縮短;一個互聯(lián)網(wǎng)巨頭,可能在短短幾年內誕生,產業(yè)的迭代,創(chuàng)業(yè)的周期,被不斷地壓縮。資本永遠在與時間賽跑,而這種快節(jié)奏的運轉速率,往往會把人深度卷入其中。想要不被淘汰出局,只有跟著它一起快起來。
所以,如果你是“北漂”者,而你又奢望一種慢下來的生活,那北京多半會讓你失望。
正是基于這點,對于“北漂”,我向來不太認可那種過載的抒情。因為你必須意識到,北漂,等于參與一場所有人都想取勝的競價,既然是競價,說白了,價高者得就是最大的規(guī)則。撇開政策的區(qū)隔,這里面無所謂誰更值得同情。成功者通常是那些抗風險能力更高,代價支付能力更強,以及,對北京生存法則有著更清醒認知的人。
三年“北漂”之旅,給我的最大啟示,恰恰就是“現(xiàn)實”二字。在這里,我學會了現(xiàn)實地看待婚姻,現(xiàn)實地看待事業(yè),現(xiàn)實地看待房產。你可以說這種現(xiàn)實感很物質,但不能說它值得鄙視。清華的畢業(yè)生講,“房子不是最重要的,愛才是”,他沒有意識到,在快速貶值的金錢面前,普通人抵御風險、防止階層下滑的工具,除了房子,已寥寥無它。
我這樣短暫的駐足者,也許稱得上幸運。在北京世俗地走一遭后,確證了我不屬于北京的事實。不曾有過北京夢,也沒有夢碎的落差,反倒是那種現(xiàn)實感,以殘酷的形式讓我明白,在漂流之旅里,我這種循規(guī)蹈矩而非野心家、冒險者的人生,該安放在哪里。
編輯:周佳佳
關鍵詞:逃離北上廣 5個人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