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收藏·鑒寶>一品一鑒一品一鑒
重走絲綢之路·云南篇之二
深山密林間的千年古道
雙虹橋見證了商貿往來的興盛和通達,訴說著南方絲綢之路的險峻與滄桑。本報記者 齊波 攝
一座鐵索橋晃晃悠悠,連接兩邊綿延的群山,橋上江風正勁,吹得人們睜不開眼睛。透過鐵索橋上鋪設的木板間隙,可以看到幾十米以下,晝夜奔流的褚黃色江水。這就是雄渾的瀾滄江,看似平緩,實則水深浪急,所到之處,似乎有裹挾吞并一切的力量。
霽虹橋,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(qū)水寨鄉(xiāng)。遠遠望去,它又像一道彩虹橫越天際,明代才子楊慎說它“織鐵懸梯飛步驚,獨立縹緲青霄平”,數(shù)千年來,它屢次毀壞又被重修,悄然屹立在歷史風雨之中。
馬幫駝鈴今猶在
今年49歲的李捍,是保山市水寨鄉(xiāng)平坡村人,如今也是該鄉(xiāng)文化站工作人員。他告訴記者,霽虹橋橫跨瀾滄江,連接保山市水寨鄉(xiāng)和永平縣杉陽鎮(zhèn),歷史上一直是云南境內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。
李捍還記得小時候見到的情景:趕著馬挑著擔子的鄉(xiāng)人從橋上來來往往,累了就在橋頭歇一歇,有賣豆粉的、賣餅子的,橋上橋下好不熱鬧。
在李捍家所在的平坡村,依然存留著古絲綢之路的風貌。進村的道路上鋪著數(shù)尺寬的石頭,石頭已經磨得光滑,在一塊大石頭上,赫然可見幾個深深凹陷的馬蹄印。“這都是漫長的歷史時期,一點點留下來的。”李捍介紹道。路的兩邊是村民的住宅,有理發(fā)店和雜貨鋪,不乏數(shù)十年甚至上百年悠久的歷史。李捍的爺爺年輕時,便在村子里開了一個藥材店,來往的商販們如果水土不服,就會來店里討一張方子。如今這條路上,偶爾還有村民趕著牛馬經過。
事實上,馬幫商隊的蹤跡曾密布云南的崇山峻嶺之間。在保山市板橋鎮(zhèn)官坡村陡峭的山坡上,仍然留有一段保存完好的石頭小道,稱為官坡古驛道。云南多大江大河,霽虹橋、惠人橋、通惠橋、雙虹橋、記者見到的一座座橋,無不訴說著南絲綢之路的險峻與滄桑,見證著商貿往來的興盛和通達。
云南大學民族學研究院教授方鐵告訴記者,西南絲綢之路始于成都平原,南下大致有三條干線,第一條經今四川西昌、云南大理、德宏入緬甸北部,經過今印度北部輾轉達地中海沿岸;第二條在則在入緬甸后沿伊洛瓦底江至孟加拉灣出海,再轉達地中海沿岸;第三條經四川宜賓、云南昆明和蒙自至越南河內出海。
通過西南絲綢之路,歷代王朝與亞歐地區(qū)進行物質、文化等方面交流,既有普通商品、珍稀物品和生產工藝等商貿交流,也有宗教、藝術、科學等方面的雙向傳播。
朝貢與貿易之路
中原王朝修建西南絲綢之路的首要目的,是為海外諸國朝貢提供便利。隨著商品經濟漸趨活躍,西南絲綢之路成為重要的國際商道。云南與泰國、印度、大秦(即拜占庭帝國)諸國均有貿易往來。據(jù)到過云南的馬可波羅記載,元代大理一帶出產良馬,“軀大而美,販售印度。”
輾轉于西南絲綢之路上的商賈,既有來自內地或異國的商隊,也有大理等地的大小馬幫。他們從永昌到騰沖及其以西地區(qū)貿易,必經連綿高大的高黎共山。冬天山頂積雪嚴寒,秋夏山下盆地毒暑酷熱,一驛位山腰,一驛在山巔,拂曉馬幫從怒江邊登山,遲暮時才到高黎共山頂。
在西南絲綢之路沿線,還興起一些商業(yè)城市。永昌便是當時的一個大都會,境內的騰沖商業(yè)十分繁盛。內地商人經騰沖至緬甸經商,沿途絡繹不絕,緬人歲收商稅達數(shù)十萬。清嘉慶、咸豐年間,大理一帶還出現(xiàn)三元、裕和等大型商號,光緒初形成四川、臨安、迤西三大馬幫,在云南與緬甸等鄰國間來往販運。
在抗戰(zhàn)時期,無絲綢之路沿線幾十萬滇西人民偕老扶幼上陣,肩挑手扛筑成的滇緬公路僅僅半年就完工,在日軍的封鎖下,這條公路成了當時國內戰(zhàn)場爭取外援的唯一生命線。大量的援助物資源源不斷運送進來,1942年,十萬遠征軍也沿此路進入緬甸作戰(zhàn)。
“隨著西南邊疆的逐漸形成,以及邊疆經濟的發(fā)展與資源的開發(fā),云南本地及其聯(lián)系相鄰諸省的交通線,其重要性逐漸超過通往外邦的交通線。西南絲綢之路的功能,也發(fā)生了從主要用于朝貢、遣使和用兵,向重在滿足物資轉運與商貿活動需求的轉變。”方鐵說。
通道穿越時空
說起南方絲綢之路,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王清華有種特殊的情感。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,他便開始了對南方絲綢之路的考察,曾經花費幾個月從四川成都沿線一直走到騰沖、瑞麗等地。后來,他與徐治、段鼎周兩位好友一同出版了《南方陸上絲綢路》一書,這也是當時我國學界中較早提出“南方絲綢之路”概念。
在王清華眼里,這條一度默默無聞的南方陸上絲綢之路,不但是我國西南對外的一條重要國際交通線,且是我國西南與西歐、非洲距離最短的陸上交通線,在我國對外友好交往史上曾發(fā)揮重要作用,如今更是承載著對外開放的偉大使命。
方鐵認為,南方絲綢之路研究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,包括相關道路的發(fā)展與經營,絲綢之路與中國邊疆的形成,中國與亞歐地區(qū)的商貿往來等。“歷史上絲綢之路的拓建與興衰,不僅受社會發(fā)展、商貿活動、經濟開發(fā)等因素影響,與中原王朝治邊的思想方略及周邊政局也有密切的關系。”方鐵說,研究歷史或許有助于給未來提供借鑒。
王清華對記者表示,南方絲綢之路是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充分發(fā)揮云南的作用,不僅是順利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需要,也是實施“兩洋”戰(zhàn)略的需要,他期待國家能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區(qū)域建設納入“一帶一路”核心內容,提高云南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的參與度。
編輯:邢賀揚
關鍵詞:絲綢之路 云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