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文化>閱讀
于無聲處聽驚雷
——讀王為政小說集《聽畫》有感
全秋生
少年時讀詩,有“夜闌臥聽風(fēng)吹雨,鐵馬冰河入夢來”之句,讓我熱血沸騰,夢想著長大做一位金戈鐵馬的蓋世英雄,有朝一日能沖鋒陷陣,殺敵驅(qū)寇于國門之外;中年時聽雨,有“何當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”之句,讓我
因為一幅唐人畫的真假之辨,才有了“未晚樓主”與“鐵硯齋主”之間的生死對決。前者嗜書畫如性命卻又脾氣暴躁,業(yè)界人稱“丹青判官”,鑒藏之精準放眼江南無出其右;后者偽托古人、制造假畫惟妙惟肖,牟取暴利為收藏界所不齒。把唐人真跡當作唐寅仿作來欣賞把玩且大宴賓客,這事只有“丹青判官”這樣的尊貴身份才可以大張旗鼓;把一幅真跡當作摹品來引誘“未晚樓主”上當并派女兒碧蘿前來鬧場只為出一口心中氣,這事也只有“鐵硯齋主”才敢下手。
兩個江湖大佬斗法,一個敢賣,一個敢買。盡管兩個人一正一邪,卻各懷心事,結(jié)果雙雙“打眼”,栽倒在同一幅畫上。這是天意,也算書畫江湖的一樁趣事,本可一笑了之。無奈“丹青判官”自視過高,在大庭廣眾之中為一小丫頭所羞辱,一時氣沖牛斗,當場口吐鮮血,昏倒在地,可憐一代鑒藏大家,沒有冷靜下來參透碧
因為一場眼力較量引來驚天命案,內(nèi)疚不已的碧蘿只好再次現(xiàn)身,不動聲色地指點天廬居士破解畫作的廬山真面目,在“書畫郎中”段閱古的幫助下,年輕氣盛的天廬居士終于解開了“仿唐人筆意”的謎團,取名為《南唐高髻纖裳首翹鬢朵仕女圖》,這幅價值連城、真假難辨的唐人真跡在氣死“丹青判官”后又深深打動了天廬居士的心,當然也打動了碧蘿的一顆芳心。而那位半世書畫作偽、識畫能力同樣登峰造極的鐵硯齋主聞訊登門索畫,嚇得天廬居士帶著唐人真跡南下潛逃,從此浪跡天涯,聰明一世的鐵硯齋主落得個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下場,最后把女兒碧蘿一生的幸福與性命都親手葬送了,小說讀來令人唏噓不已。
畫,本無所謂真,也無所謂假;無所謂實,也無所謂虛;無所謂存,也無所謂亡。畫是人類智慧的一部分,它與人類同在。畫是自然的一部分,它與天地同在。畫是歷史的一部分,它與日月同在。敬神如神在,對于摯愛藝術(shù)如同敬奉神明的人,畫只在他心里,那是至真至善純情純美的境界,走進去是幸福的,任何人無權(quán)打破它。
這既是小說另一位主人公“我”看見弘一法師的遺作竟然是一張白紙時的“頓悟”,也是作家王為政先生借小說人物之口從哲學(xué)層面來解讀“聽畫”二字的題中之義。假亦是真,真可能是假;無為處有為,有為處卻無為。大千世界,滾滾紅塵,其實又何止是書畫鑒藏的命運如此?
王為政先生的《聽畫》是一部以傳統(tǒng)書畫典藏為創(chuàng)作素材的中篇力作:家國情仇、民族大義,書畫淵源、史海鉤沉,收藏品鑒、舍命保護,書中人物天廬居士、丹青判官、鐵硯齋主、書畫郎中、馬小姐、碧蘿、李叔同等人物形象眾多,個個栩栩如生。書中對中國傳統(tǒng)書畫真?zhèn)蔚霓q證理解,實乃點睛之筆,書中尋覓東坡手跡殘篇“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”的曲折經(jīng)歷,也正是天廬居士一生漂泊迷離的真實寫照。小說構(gòu)架宏大,作家對中華民族燦爛的書畫歷史爛熟于胸,對千年以降中國書畫各種流派的優(yōu)劣長短點評精當而富于哲理,至于書畫史上各種奇聞趣事更是信手拈來,無不恰到好處,令人拍案!比如,《傲骨》中的名畫家盤老,早年名動江湖,年邁之后傲氣盡失,其前倨后恭之狀令讀者身臨其境,心酸不已;《魔道》則以幽默戲謔的筆法勾勒了一組怪人,他們性情奇特,行為乖張,皆因心中之魔,一旦走火入魔,則人性扭曲,人格分裂,不能自已。
同名小說集《聽畫》共收入中短篇小說九部,均在國內(nèi)
王為政先生丹青之余,爛漫詩文,畫品
(作者系中國文史出版社編輯)
編輯:位林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