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科技>科技人物
漂流30載 他成了以海為家的“逐蝦人”
從白令海到南極海域,從智利外海到西非海域,從炎熱的赤道到寒冷的極地……51歲的遼漁集團遼寧遠洋漁業(yè)有限公司船長楊德軍的足跡遍布大半個地球。工作近30年來,他從一名遠洋漁船加工員逐漸成長為船長,并成為南極磷蝦探捕專家,承擔多項重點課題。2022年,楊德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。
1993年,楊德軍從大連水產學院(現(xiàn)大連海洋大學)捕撈和船舶駕駛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分配至遼漁集團,從事遠洋捕撈工作。在船員職業(yè)中,流傳著這樣一句話:“漁船比貨船苦,遠洋比近???,遠洋漁船最苦?!眲偖厴I(yè)的楊德軍便一頭扎進了這個最苦的行當。
“我還記得第一次出海時的興奮和激動?!眳⒓庸ぷ鞯诙?,楊德軍隨船前往白令海捕撈鱈魚,新鮮勁兒還沒過去,暈船帶來的強烈不適感就傳遍了全身,“胃里翻江倒海,甚至連膽汁都吐了出來,過了半個多月才慢慢適應?!?/p>
海上的天氣變幻莫測,剛剛還是晴空萬里,可能很快就會狂風暴雨。在深藍色的海面上,不時會遇到山崩地裂般的海浪撲向甲板甚至駕駛臺,引發(fā)船體劇烈搖擺,險象環(huán)生。
遠洋漁船出一次海,短則數(shù)月,長則一兩年,常常八九個月才能靠岸補給一回。在海上,船員們只能喝淡化水、吃凍干蔬菜和冷凍肉。如果在極地海域作業(yè),趕上極夜,船員們甚至連續(xù)幾個月都看不到太陽。楊德軍說:“每次下船休假時,妻子都說我看起來白白胖胖的,實際上是臉部浮腫了。”
除了艱苦的生活環(huán)境和高強度的工作,船員們更難忍受的是日復一日在茫茫大海上“孤島”般的生存狀態(tài)和空虛的精神世界。船上沒有網絡,對外聯(lián)絡的唯一渠道是時斷時續(xù)的海事衛(wèi)星電話。近30年的海上生活讓楊德軍變得沉默寡言,不善言談。
跟楊德軍一起分配到遼漁集團工作的同學紛紛轉行,但他仍默默堅守在遠洋捕撈一線。“合理開發(fā)利用遠洋漁業(yè)資源,既有利于緩解我國人均漁業(yè)資源短缺,保障老百姓優(yōu)質動物蛋白供給,又有利于維護國家海洋權益?!睏畹萝娬f,這項工作總要有人去做??恐鴪?zhí)著認真的勁頭,楊德軍成為遼漁集團公認的業(yè)務尖子。
2009年,楊德軍前往南極海域承擔南極磷蝦探捕任務。他說,初入南極漁場時,磷蝦密度、下網速度、蝦群位置,很多都是未知,捕撈成果并不理想。
從南極鎩羽而歸,楊德軍并未氣餒。他查閱大量外文資料,逐字逐句地啃,分析研究南極海域的水文情況和南極磷蝦的生活習性。2012年,他被任命為“福榮?!陛喆L,再次奔赴南極海域。
“楊船長勤奮、好學、愛鉆研,他利用衛(wèi)星遙感數(shù)據(jù),結合漁場實際水文情況,確定南極磷蝦的遷移路線,研究出了一套‘楊氏找蝦法’?!焙蜅畹萝姶顧n10年的老同事吳衛(wèi)說。
南極磷蝦捕撈上船后若不及時處理,兩個小時就會酶解,“福榮海”輪采取縮短拖網時間、降低網產、增加網次等方法,同時改進加工流程和設備工藝,最大限度避免浪費?!昂Q鬂O業(yè)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,不是一網捕獲越多越好,必須走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道路?!睏畹萝娬f。
“等新船造好了,趁著我還沒退休,想再去一趟南極?!睏畹萝娬f。如今,在他的帶動下,遼漁集團一批年輕船員沉下心來,扎根在遠洋捕撈的作業(yè)一線,乘風破浪,心向深海。
編輯:馬嘉悅
關鍵詞:德軍 南極 捕撈 海域 磷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