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要論>銳評 銳評
服務好殘障學生是高校的必修課
據央廣網報道,不久前東北師范大學盲人新生王寵被學校告知不能住學生宿舍,而要在校外租房,引起爭議。近日東北師范大學表示,將全額補貼其在校外租房的費用。
無獨有偶, “帶母上清華”的甘肅殘疾學生魏祥近日也來到清華大學報到。學校把學生公寓開辟成套間宿舍,為魏祥和母親提供住所。在歷經波折后,兩位殘障學生如愿入學,不僅溫暖人心,更讓更多殘障學子看到了人生出彩的希望。
不過,即便邁過入學關,可能更大的考驗才剛剛開始。比如王寵家人曾向學校提出,為王寵配備導盲犬、助殘車、專門工作人員等要求,學校暫時無法滿足。此外,學習上也有很大難題,目前沒有專門的盲文高校教材,東北師范大學表示只能為其制定專門的培養(yǎng)方案,盡可能地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。但各項設施短板顯而易見,殘障學生無障礙地如普通學生一樣在大學校園里學習生活,還需各方共同推進。
近年來,殘障學生上大學的門檻不斷降低。比如2014年高考前教育部下發(fā)通知明確:“有盲人參加考試時,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試卷、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。”這些進步,值得肯定。但入學之后呢?對殘障學生而言,高校普遍存在硬件缺失、準備不足的問題,不僅在東北師大存在,而是一個普遍問題。在未來越來越多殘疾人有望通過高考進入大學的情況下,給高校出了一道必答題——我們的高校,該如何迎接殘障學生?
眼下,很多高校的無障礙化程度還遠不能滿足殘障學生需要,別說學習了,連日常生活都存在困難甚至安全隱患。此外,缺專門教材、教具,更相當普遍。要讓高等教育為殘障學生的人生出彩助一臂之力,高校首先要在理念上打開大門歡迎殘障學生,其次也要有條件服務好他們。既要有態(tài)度,更要有條件,缺一不可。國外一位申請哈佛大學的殘障學生曾在面試中對校方大膽反問,“你們會不會覺得哈佛培養(yǎng)出歷史上第一個聾盲律師,是一件很酷的事情”。最終,哈佛向她伸出了橄欖枝。當然,哈佛有底氣這樣做:早在上世紀80年代,哈佛就進行了校園無障礙改造,為了不損害地面上的歷史建筑,不惜將整個校園的地下打通、裝上電梯,讓輪椅學生可以自由去往不同建筑和樓層。與之相比,我國的高校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無論是無障礙改造,還是為殘障人士提供各種生活學習的輔助設施,都需要大筆開支。有人問,為少數殘障人士做這樣的改造是否值得?必須從兩個層面來厘清這個問題。其一,從理念上而言,保障殘障人士的各項權利,既事關社會公平,更是被寫入法律的責任和義務。其二,我國殘障人士總數超過8000萬人,不到20人中就有1位。這一群體絕不是“個別”,而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高校為王寵、魏祥們做無障礙改造,哪怕現在只服務少數幾個學生,但未來一定是保障更多殘障學生上大學的必備條件。反之,越認為“不值”,就越缺少投入,也就越會限制殘障學生的求學希望,導致惡性循環(huán)。關愛殘障人士,不僅是一句口號那么簡單,而是要砸下真金白銀的。這不是一個“值不值得”的問題,而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。
的確,以當下很多高校的硬件設施水平,對殘障學生并不算“友好”是一個客觀事實。但從王寵、魏祥上大學的故事中,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高校無障礙化的必要性與緊迫性,也看到了改變的希望。從現在開始努力,改變永遠不晚。
編輯:李敏杰
關鍵詞:殘障 學生 高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