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要聞 要聞
臺北秋祭白色恐怖死難者 呼吁兩岸簽訂和平協(xié)議
新華社臺北10月22日電(記者趙博 李凱)“安息吧,死難的同志,別為祖國擔憂。你流的血照亮著路,指引我們向前走……”22日的臺北馬場町紀念公園回蕩著《安息歌》,一年一度的“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”在這里舉行。
來自全臺各地的900多位白色恐怖受難人及其家屬和統(tǒng)派團體代表、專家學者與會,緬懷上世紀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為追求兩岸統(tǒng)一、民族復興而犧牲的進步人士,并呼吁兩岸早日結束敵對狀態(tài),簽訂和平協(xié)議。
秋祭活動由臺灣地區(qū)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主辦。自1993年以來,這個團體已持續(xù)舉辦了28場追思大會,今年的主題為“和平協(xié)議與歷史正義”。
臺灣白色恐怖時期,許多懷抱愛鄉(xiāng)愛國情懷和改造社會理想的兩岸進步人士被獨裁統(tǒng)治者逮捕,之后慷慨赴義,魂斷新店溪畔的馬場町刑場?!澳鞘且粋€充滿沉默、噤啞難言,不得不忍辱負重等待黎明的年代。然而誰能料到,為了撥去歷史迷霧,伸張歷史正義,解除兩岸敵對,我們的道路竟然走得這么曲折、這么長久!”現(xiàn)場宣讀的祭文說。
祭文寫道,政黨輪替后,甚囂塵上的“轉型正義”以當權者姿態(tài)清算早已瓦解的“黨國體制”,以民主為口號行“去歷史”之實。這種政治操作只能是“掩蓋”代替“轉型”,“不義”代替“正義”,讓白色恐怖的歷史真相更加模糊不清。
儀式上,人們在烈士紀念碑前默哀、獻花并行三鞠躬禮。臺灣地區(qū)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蔡裕榮致辭說:“作為內戰(zhàn)與白色恐怖歷史的見證者與受難人,我們再次呼吁,唯有致力于面對兩岸內戰(zhàn)遺留的歷史問題、消解兩岸對立的政治現(xiàn)實,才是實現(xiàn)歷史正義的正道。唯有兩岸正式簽署制度性的‘兩岸和平協(xié)議’,終結內戰(zhàn)與結束兩岸對抗,才能為臺灣社會各階層的福祉與深化民主開辟明確出路,也才能共同攜手迎向民族復興。”
熾烈陽光下,青年文藝團體表演了講述受難者鐘浩東事跡的報告劇《幌馬車之歌》,還朗誦了左翼文學家陳映真為反抗強權的女工寫下的詩歌《工人邱惠珍》。(完)
編輯:周佳佳
關鍵詞:臺北 秋祭白色恐怖死難者 呼吁兩岸簽訂和平協(xié)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