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尋醫(yī)·問藥>名家健壇名家健壇
醫(yī)生也得關注病人“心里哪不舒服”
當患者出現(xiàn)在醫(yī)生面前時,醫(yī)生第一句話常是:“你哪兒不舒服?”職業(yè)習慣會讓他將全部注意力放在“病”上,而常常忽略了自己面對的首先是人,之后才是所患的病。我們并非單純生活在科技世界里,而是在充滿人文、情感的環(huán)境中,有時科技要為后者讓路。因為人是有血、有肉、有情感的動物,所以在治療、搶救病人的時候,不能硬去套用既定診療指南,要充分考慮個體所處的場景和內心需求。
近日我遇到一位83歲高齡的女病人,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肺部感染、哮喘發(fā)作。當她在診室外候診時,我就聽到粗重的哮鳴音。雖然診桌與門的距離不足3米,她卻趔趄著走了進來,我急忙起身,將她扶到椅子上。她將近兩日在社區(qū)醫(yī)院看病的診療手冊交給我,上面附有血常規(guī)、胸片、心電圖報告,診斷明確。其實在她邁進診室的那一刻,我的腦海中就有了清晰的治療方案——當下主要應抗感染、止喘。
我問:“誰陪您來的?”她擺了擺手?!澳壳皬牟∏閬砜矗枰≡褐委煛T豪锎参灰恢焙芫o張,但我要為您想想辦法……”我剛要站起來,她著急地一把抓住我,粗重的哮鳴音又響起來。
她使勁揪著我說:“不住院!”
“我知道有些患者家居條件較好,再者年紀大了,不愿意貿然住進生疏的環(huán)境里,可依您目前的情況應該住院!”我堅持說。
她“砰”地站起來,半天沒有喘氣聲,著實嚇了我一跳。待她又深深地喘上一口氣后,我提議:“如果不住院,就去急診留觀,這是萬不得已的做法?!彼廊粨u頭,那意思分明是哪兒也不去!
眼前這位超級不合作的病人,將我陷入手足無措的窘境。我強壓怒火,問:“請您講講您希望我怎么做?”
她的眼圈紅了,含著淚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向我講述了她的情況:老伴患腦血管病后遺癥,近年發(fā)展成癡呆,只認識自己。兒女都在國外,家里新近又換了阿姨。“我不能住院,在醫(yī)院也不能停留太長時間,去急診點滴,沒有幾個小時是走不了的,我必須回家。老伴沒有我在跟前就活不了……請您為我想想辦法!”
原來她不僅疾病纏身,還要照顧有殘疾的老伴。我必須想辦法不讓她陷入兩難境地。我為她設計了口服激素的沖擊療法方案。每天服用的激素量及有規(guī)律的遞減過程,均一筆一畫清清楚楚地寫在了診療本上,此外還開了廣譜抗生素及支氣管擴張藥。要知道充分尊重患者的要求,這對于緩解患者哮喘發(fā)作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。
三天后,這位老人走進診室時我竟沒有發(fā)覺,顯然她的哮喘發(fā)作已基本控制了。她微笑著說:“我已經(jīng)開始減激素了?!?/p>
構建和諧的醫(yī)患關系的前提,是醫(yī)患雙方要相互理解,因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已不再單單是生物因素所致的疾病,人們還時刻有意無意地遭受著社會環(huán)境帶來的困擾、侵害,心里的和諧、安寧被打破,表現(xiàn)出來的是心理問題和臟器功能的紊亂,只有探究、充分尊重患者的內心需求,充分滿足患者和家屬的意愿,我們才算完成了一次沒有遺憾的治療或搶救。
(作者系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呼吸科教授)
編輯:趙彥
關鍵詞:醫(yī)生 關注病人 診療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