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人物·生活>悅·生活悅·生活
黃蓓佳:揚子江邊河豚美
童年,我跟隨父母在揚子江邊的小城泰興讀書。父母都是中學老師,在當年的小城,好歹算得上“高薪階層”,因而菜市場里的各色江鮮,隔三差五總能在餐桌上見到。著名的“長江三鮮”中,刀魚算是大路貨,三五毛錢便能拎回一串。鮭魚我家里倒不常買,不知是不是價格貴了。鰣魚在當年就是稀罕物,賣時不論條,而是宰殺后剖成兩半,分割成片,按片出售。我父親曾經(jīng)痛下決心,花5塊錢買回一片,讓全家人嘗了一次鮮。
黃蓓佳
河豚也是江鮮,而且算得上江鮮中的極品,古人云“拼死吃河豚”,說的就是這玩意兒對舌尖的誘惑。然而在我的童年記憶中,“河豚”又是一樣讓我們談之色變的東西,年年春天,我們都會聽到各種傳聞,哪兒哪兒吃河豚死人了,哪兒哪兒一桌子多少人進了醫(yī)院,總之都是心驚肉跳的事情。那時候河豚多,且價格便宜,因為食客享用時要冒險,不是所有的人民大眾都有冒險精神,相比口腹之欲,生命更值得珍惜。所以,我小的時候,父母嚴禁河豚進門,我在江邊長到成年,長到出嫁生子,都沒有見到河豚的模樣,只能在心里想象一下它美妙的滋味。我的父母倒都是吃過的,是在他們下鄉(xiāng)勞動鍛煉的時候,農(nóng)民的筵席上偶爾會見到。據(jù)我母親描述,一桌河豚要有七八條之多,紅燒出來,拿臉盆盛著,河豚底下墊厚厚一層青菜,為著吸油,解膩。一家燒河豚,全村人都聞到香,存心隱瞞都瞞不過去。河豚燒妥,主家不作興請人入席,只在桌邊擺幾雙筷子,有同好者路過,自己過來坐下,抓筷子就吃,生死由命,責任自負。
吃河豚中毒怎么辦?擱現(xiàn)在當然是送醫(yī)院,洗胃掛水什么的。在我的童年,傳說河豚中毒要趕緊灌大糞。吃河豚都在鄉(xiāng)間,鄉(xiāng)間最多的是大糞,若有人中了招,同席者跳起來拿糞勺,沖到屋后舀上一罐子,掐住中毒者的嘴巴,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灌下去。有沒有用處?我不知道,傳說而已,究其作用,也就是以大糞催吐吧。一想到萬一誤吃了有毒的河豚要被灌大糞,心里先就有了排斥和厭惡,再美味的東西,我也已經(jīng)沒有了興致。
上世紀90年代,我寫過一本長篇小說,以故鄉(xiāng)20世紀前半葉的歷史為背景的,后來拍成過一部電視連續(xù)劇,叫做《新亂世佳人》,很是紅火了一陣子。寫那個時代,自然避不開抗戰(zhàn)這段史料。我在書中寫到一個情節(jié),便是殺敵心切的女孩子用河豚魚眼和魚籽毒死了一個日本少佐。故事是編的,所依據(jù)的事實是真的,聽說那時候河豚師傅燒魚,清洗過程必須一言不發(fā)專心致志,摳出的魚眼魚籽要另放一處,清洗完畢后,仔細點過魚眼的數(shù)目,才算完工。
沒吃過河豚之前,河豚先給予了我寫作的靈感,這是家鄉(xiāng)物產(chǎn)對我的饋贈。
平生第一次吃河豚,應(yīng)該就是在河豚之鄉(xiāng)揚中。時間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,揚中的經(jīng)濟還沒有起步,河豚的人工養(yǎng)殖研究也還沒有提上日程。記得我們幾個作家,坐著一輛破破的面包車,顛簸半日后,天色大暗時,黑燈瞎火地摸進公路邊一個小飯店,坐下吃河豚。朋友都是饕餮之徒,懷揣一顆作死的心而來,等待上菜的過程中興奮無比,話語都變得稠密機智。我其實是個忝陪末座的人,平日對吃這件事就可有可無,不愿擾了朋友的雅興,硬下頭皮陪等。半小時后河豚上桌,也是紅燒,盛魚的器具沒有我媽口中的“臉盆”那么夸張,卻也是直徑過尺的一個大瓦盆,上面鋪一層肥嘟嘟的魚,下面襯一層嫩汪汪的秧草作底,湯汁黏稠,香味濃郁,看相上的確有魚中極品的豐腴。
豚魚駕到,舉座皆歡,人人雀躍異常,口里說一些怕死不怕死的話,筷子爭先恐后地往魚盆里面伸。那一瞬間,說實在,我心里真是有一萬個念頭奔騰而過。不是別的,萬一出點什么事,被人說起來,是在河豚桌上出了洋相,對我一個女人家,真不是好聽的話。無奈我又是一個特別義氣特別從眾的人,別人都吃我不吃,別人出事我獨醒,這不是我的風格。短暫的雜念過去,眼一閉心一橫,跟上去夾了一筷子,囫圇吞棗地咽下肚。不知是沒有細品還是什么原因,終于明白了河豚不是龍肉,鮮美是鮮美,肥膩也是肥膩,畢竟還是魚,沒有超出魚類的滋味。
底線一突破,接下來還有幾次品嘗河豚,就非常順理成章了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儀征江邊的某個閘道管理處(順便插一句,所有這種開在閘道邊的小餐館,烹制江鮮河鮮都是一絕),也是一群朋友搭伙,簡陋至極的大通間,白生生的水泥地,石灰墻,粗制濫造的大圓桌,桌面上吊一盞40瓦的裸燈泡,上來了白汁河豚,紅燒河豚,還有河豚火鍋什么的。那時候物價還不算貴,一頓河豚宴,實在吃得酣暢淋漓。
吃河豚這種事,真的要到鄉(xiāng)野之地,呼朋喚友,捋袖上陣,才有氣氛。有一次我們?nèi)P子江邊的另外一個城市,在市委招待賓館,光彩奪目的水晶吊燈下,河豚上菜前,一桌子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人,屏息靜氣地待著廚師先嘗第一口,那感覺很不好,總覺得若出事,自己就是參與謀殺者。
有資深的食客,吃遍河豚,等待的就是輕微中毒的那一刻:嘴唇微麻,目光迷離,身心飄忽。據(jù)說這樣的狀態(tài)可遇而不可求。對于我這種純粹湊熱鬧打醬油的人來說,我從來都祈求不要碰上這樣的時刻。中毒這件事,深淺不由人,你想玩命運,很可能命運嚶嚀一聲玩了你。不過吧,大千世界無奇不有,碰上個把這樣的人,我也不驚訝。
時代翻轉(zhuǎn),科技進步一日千里,才不過幾年時間,河豚完完全全變成養(yǎng)殖魚,也就成了大眾餐桌上的尋常物??腿藗儊淼浇K,主人設(shè)宴款待,酒至半酣時,上來一道河豚,每人一客,一個長條形的淺口碗,襯一撮秧草,覆一條河豚,邊上附有肝、肋,卷成一團的帶刺魚皮,主人筷子一點說:“來來來,拼死吃河豚?!蹦睦镉玫弥此滥?,養(yǎng)殖的河豚完全沒有毒性了,恐怕就是吃下一對河豚眼,也照樣談笑風生行動自如了。
養(yǎng)殖的河豚,失去毒性的同時,也失去了野生河豚的至鮮至美,更失去了食用河豚時那種臉紅心跳拼死一搏的興奮和期待。人類社會就是這樣,進步和發(fā)展,帶來的總是某種終結(jié)和丟失。沒有毒的河豚,烹制起來倒是容易了,但是要讓老食客們找回從前的好滋味,卻是更不容易了。對于各地美食節(jié)上躍躍欲試的專燒河豚的大師傅們來說,這是另一種挑戰(zhàn)吧。
(作者系第十、十一屆江蘇省政協(xié)常委、省作協(xié)副主席)
編輯:邢賀揚
關(guān)鍵詞:黃蓓佳 揚子江 河豚 長江三鮮 童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