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收藏·鑒寶>資訊資訊
瀛臺歷史:明朝曾稱南臺 康熙曾與大臣在此"垂釣"
香扆原指入島屏風 乾隆改名涵元 瀛臺橋邊曾是懸網(wǎng)垂釣處 園中奇石來自北宋開封
瀛臺涵元殿 起名很哲學
法制晚報訊 在西苑三海中,南海形成比較晚。南海中的“瀛臺”明朝稱之為“南臺”,又名“超臺陂”,原為南臨一片村舍的稻田,明代是觀賞稻波金浪田園風光的地方。明永樂年間開挖南海時,在南海建立了一個湖心小島,為“南臺”。從漢代開始,中國就有這樣一個說法,即海上有三座仙山即蓬萊、方丈、瀛洲。瀛臺得名于瀛洲,因其四面臨水,襯以亭臺樓閣,像座海中仙島,清順治于1655年改名瀛臺。瀛臺到底有怎樣的歷史?為此記者采訪了研究北京城市發(fā)展史的學者吳建雍。
康熙與大臣曾在瀛臺橋邊懸網(wǎng)垂釣
據(jù)金梁《清宮史略》“瀛臺”條云:“瀛臺在勤政殿南,平堤石欄,歷級而登。”勤政殿的正門為仁曜門,迎面是北向的“翔鸞閣”,為瀛臺的最高點,可以俯瞰整個瀛臺島。據(jù)《三海見聞志》講,“瀛臺二字題額,在當時當懸于今翔鸞閣之處”。清代文獻中所稱的“瀛臺門”當指此處。從《康熙起居注》的記載看,勤政殿未建成前,夏季瀛臺門即為聽政處。
仁曜門前大路與瀛臺之間,隔著二丈多闊的水面。舊時上面有一座一丈五尺多寬的大木橋連接著。如果把木橋移開,隔著水便沒有辦法到瀛臺了。
后修的瀛臺橋?qū)倩始覉@林石橋,全部石結(jié)構(gòu),三孔拱形,中間孔略大,兩邊孔略小,為半圓拱橋?;◢弾r石砌橋身,青白石鋪橋面,橋面坡度平緩,每側(cè)有22根連珠花蕊形望柱和21塊鏤空寶瓶護欄板。
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六月初三,康熙下諭旨說,為了慰賞參加聽政的諸大臣,于連接瀛臺和北堤的橋畔設罾網(wǎng),大臣們奏事完畢后,可在水邊釣魚,攜回府邸。所謂釣魚,并不是真正的垂釣竿,而是事先由太監(jiān)張網(wǎng)捕魚,將捕到的魚,用細絲線系魚口,一串串掛在橋畔水中,大臣經(jīng)過時,提絲得魚,人必有獲。有一首清宮詞描述這件事情曰:“高槐大柳傍宮墻,入奏瀛臺趁早涼。舉網(wǎng)得魚歸去樂,不須割肉羨東方。”
乾隆起名“涵元殿” 入島屏風有了哲學意味
翔鸞閣之南,為第二進院,其正殿為涵元殿,是游覽瀛臺的休憩之地??滴?、乾隆曾多次在這里宴賞宗室和王公大臣,飲酒聯(lián)句賦詩。1681年7月,康熙“瀛臺聽政”,因定三藩賜“瀛臺凱旋宴”。史載:“康熙七月 因平定三藩,賜宴于瀛臺,員外郎以上皆與,賜采幣。”清乾隆十一年(1746),乾隆于農(nóng)歷八月廿八日,設“瀛臺宗親宴”,在瀛臺賜宴宗室王族和公卿大臣一百五十多人。乾隆命宮廷畫師張鎬繪“瀛臺賜宴圖”。畫中大小官員、儀仗侍從二百余人,各人冠服裝束一絲不茍,極為壯觀。
此殿明代稱作“香扆殿”,“香扆”在古代為屏風的美稱,寓意涵元殿像是剛進島的第一座屏風。乾隆六年(1741年)乾隆將其改稱“涵元殿”,使殿名增添了濃厚的哲學色彩。他曾賦詩多首解釋“涵元”的寓意,其中一首講道:“涵元義寓涵元氣”,“一元涵萬匯,斯殿更涵元。義若符乾德,心因企善源”。顯然,他是在闡述《易經(jīng)》的思想,認為天下萬物皆源于乾德,上天的恩澤生成了萬物。
涵元殿是慈禧太后囚禁光緒之地。光緒除每天清晨被拉去陪慈禧上早朝外,其余時間便被囚禁在此,嚴禁外出。
“香扆”殿匾搬家 蓬萊閣北門也有了名
涵元殿之南為第三進院落,內(nèi)有香扆殿,此殿明代稱作“涵和殿”。很多人有疑問,為什么涵元殿和香扆殿原是同一個殿的不同稱呼,如今分別成了兩個殿的殿名呢?原來,因為瀛臺正殿易名為涵元殿,就把原來掛在那兒的殿匾“香扆殿”懸在相對的蓬萊閣北門上方,閣南還照懸蓬萊閣的閣名。香扆殿和蓬萊閣實為一體,只是一個匾額掛在北部,一個匾額掛在南面,它是一個殿閣合一的重樓重檐建筑。
據(jù)乾隆所題香扆殿詩講,雍正二年(1724年)他十四歲時,胤禛命其讀書于此殿。晚年,每臨此地,乾隆總是浮想聯(lián)翩,感嘆時光的流逝。由于島上存在坡度,該殿北立面為單層建筑,南立面則為兩層樓閣,亦稱“蓬萊閣”,位于蓬萊閣的二樓建有茶室,憑海品茶,是為一景。
“北山本平地,南俯卻層樓”的景觀形成
瀛臺總體的地勢是北高南低,前三個院落基本在同一地平面上,過了香扆殿后,地勢陡然轉(zhuǎn)低,形成了“北山本平地,南俯卻層樓”的景觀。最南端有亭深入水中,名“迎薰亭”,緊貼水邊有三間小殿,臺階下就是水面了。迎薰亭對面為寶月樓(今新華門),民間野史傳說寶月樓是乾隆為香妃修建,而實際修建寶月樓跟瀛臺的地理環(huán)境有密切關系。因為瀛臺地勢北高南低,從迎薰亭可以望得很遠。乾隆覺得在瀛臺的最南邊應該有個建筑物,能夠遮擋住瀛臺的風景,保持皇家園林的神圣和私密。再加上為了保持南海景觀的整體布局,就在與迎薰亭隔海相對的地方修建了寶月樓,并題寫了匾額“仰觀俯察”。
桐樹刮倒后補種
乾隆題名“補桐書屋”
涵元殿東西側(cè)殿分別為藻韻樓和綺思樓。藻韻樓再往東有南向的補桐書屋和北向的隨安室,取“隨遇而安”之意。“補桐書屋”是一座朝南小屋,曾是乾隆少年時讀書和居住的地方。院中原有兩棵梧桐樹,經(jīng)常有鳥飛來在樹上筑巢。后來其中一棵桐樹給風刮倒了,乾隆拿來做了四把琴,放在屋內(nèi)。為了留住少年時的美好記憶,又叫人補種一棵,題名補桐書屋。他還繪補桐書屋圖一幅,掛在壁間,每年題詩一句于其上。在補桐已六十二歲那年,老皇帝感嘆道:“瞥眼補桐讀書處,對來喬木古稀年!”可見,乾隆皇帝對瀛臺的喜愛之情。在補桐書屋,乾隆曾作《瀛臺記》,收錄在他早期文集《樂善堂集》。晚年的時候,乾隆吟詩道:“十五讀書處,匆匆五十年,回思讀書此,六十閱春秋。”
島上山石來自
北宋開封艮岳奇石
瀛臺上的建筑基本沿軸線呈對稱分布,如果不走中間的正殿,沿著東岸繞過去,又是另一番風景。一路上到處可見由太湖石堆積的假山,這些太湖石的一部分來自開封的艮岳,由清初南方造園名家張漣的兒子張然打造。據(jù)清代阮葵生《茶余客話》記載:清朝初期,張漣的兒子張然應邀到北京造園,瀛臺、玉泉、暢春苑等皇家園林,“皆其所布置”。
艮岳是北宋徽宗時,在汴梁皇城內(nèi)構(gòu)筑的一處大型園林山景。為了裝飾這處山景,徽宗命人廣搜天下奇花異木、太湖奇石靈璧以進,這就是宋史上著名的“花石綱”。在金兵攻破汴梁后,這滿山玲瓏剔透的太湖石,便隨同徽欽二人一起,被帶至中都城,疊砌在北海萬寧宮瓊?cè)A島上。清乾隆時營造南海瀛臺苑囿,從北海又將一部分運至瀛臺,故今南海中也有不少艮岳奇石。《三海見聞志》記載道:“然則高學士所見者,白塔旁只余黃壤。而所謂艮岳之石盡移入瀛臺歟?然以余今日所考證:瓊島之石與瀛臺之石相類,可斷定其均行艮岳運來。”所以說,現(xiàn)在瓊花島半山和瀛臺的太湖石,就是當年的艮岳石。
上億年“樹化玉”見證滄桑
假山背后是參天古槐、蒼柏,郁郁森森,于樹縫間隱約可見涵元殿等殿閣的屋角,頓覺肅然起敬。從香扆殿到迎薰亭的中庭中,豎著一個柱形山石,上面有明顯的深灰色的“木紋”,上有不少綠色苔蘚,敲擊下又作石頭音,這便是有名的“樹化玉”(又叫“木變石”)了。它是上億年前地殼運動的產(chǎn)物,同煤的成因一樣,只是沒形成煤卻形成“頑石”了。乾隆《瀛臺木變石六韻》曰:“香扆前墀嶼,棱棱勝國留。莫稽來所自,難悟是何由。風雨長林里,荊凡大海陬。精華有獨得,氣味本相投。寧介榮枯意,還辭斤斧修。春明如續(xù)錄,文獻此堪求。”
文/實習記者 陳品 制圖/劉江
感謝韓樸(原首都圖書館副館長,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)、王崗(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)、劉仲華(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,研究員)提供相關資料
編輯:付裕
關鍵詞:瀛臺 乾隆 康熙